一部电影的成功要素是什么?有些人会说是引人入胜的剧情,也有人会认为是绚烂瑰丽的场面,又或者是直击心灵的声音。
但实际上,当掌握大部分观影选择权的女性渐渐受社会观念影响而不羞于对“帅气脸庞”的倾爱时,中国电影市场便开始与传统的电影拍摄主题背道而驰,将大量的资金用于邀请“小鲜肉”加盟,以吸引他们的“偶像蜜”埋头进入影院,忽视了对电影剧情的精耕细作,忘记了电影创作的本质,把“大场面”用抠图的形式呈现,将票房视为终极目标。
有人说,是“小鲜肉”破坏了中国电影的平衡,但实际上,浮躁的社会习气和唯利是图的商业氛围才是罪魁祸首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屈服于名利的诱惑下,鹤立鸡群者大有人在。《感恩有缘》便是其中的代表。
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演员表。
牛犇——82岁,电影终身成就奖得主
代表作品:《圣城记》、《火葬》、《海誓》
陶玉玲——83岁,电影终身成就奖得主
代表作品: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,《柳堡的故事》
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了82.5岁,且都是电影终身成就奖得主,是根正苗红的“老戏骨”。
而影片中其他的一些年轻角色,则选择了香港著名演员徐少强、新生代演技代表朱荣荣、王嘉莹、罗云琦、帝娜等,完全摈弃了空有美丽脸庞的“小鲜肉”,转入了“演员为戏剧服务”的良性循环区。
那这部电影如此做法不担心票房吗?他们并不需要担心,因为他们回归了电影的初心,有扣人心弦的剧情,也有直击心灵的声音。况且,票房本就不是他们的目的,又何须过于担心。
他们想要的,是用这部电影,用之后陆续会出的一系列电影,去改变浮躁的社会风气,去改变唯利是图的商业氛围,用一剂传统文化的药,把人心的善一层层“剖开”,将中华文化的儒、释、道传统精神发扬光大。
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17年 “世界民族电影节”上,《感恩有缘》电影荣获当晚的金奖——最佳故事片奖,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缩影。
据了解,此次电影节汇聚了美国、中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电影人,参赛作品达100部,是世界范围内含金量极高的奖项。
鲁迅先生曾言,医者医不了内心,只有文化才可转变人性。百年前的鲁迅先生以文章救人,百年后的电影人严学明用注入传统文化的《感恩有缘》唤醒人们,百年沧桑,循环往复,犹如道之轮回。
求道者从来不孤独。